logo

当前位置:首页>热门 > >正文

施秉县白垛乡:驻村干部跑出便民“加速度”

施秉县白垛乡:驻村干部跑出便民“加速度”
2023-07-07 19:33:27 来源:天眼新闻

在黔东南自治州施秉县白垛乡的各村寨里,总能看到这样一支队伍,他们驻村也助村,常与泥相伴,奔走乡间,跑出宣传、发展、便民的“加速度”。

土味话跑出宣传“加速度”


(资料图)

“杨书记,这次又是来宣传什么?”白垛乡石家湾村驻村书记杨再菊还没开口,熟悉她的村民就笑嘻嘻地问道。

杨再菊原是施秉县总工会副主席,自2021年来白垛乡驻村后,她发扬“铁脚板”精神,访遍了全村家家户户。她用“土味话”同村民讲道理、说政策,让政策接地气,让群众听得懂、听得进,把党的温暖和政策及时送到群众的心坎上。

上洞村民组村民安天意是残疾人,生活维艰,杨再菊听说后,联系到施秉县残联,帮安天意填写申报材料,为他争取到资助金3500元和一架电动轮椅车,让安天意非常感动。

找门路跑出发展“加速度”

“作为驻村干部,我们必须放开手脚与广大群众同‘干’共苦,打成一片,‘驻’下成果。”白垛村驻村书记赵树理说。

赵树理在全面掌握本村发展实际情况的基础上,精准措施,为白垛村发展特色产业链“开方”,为群众致富“支招”。

今年以来,他同白垛村其他驻村干部,深入田间,询问“田秀才”“土专家”,更新烤烟品种、优化产业结构、改良土壤质量,通过手把手、面对面的方式,传授村民种植技术,帮助村民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,让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,日子越过越红火。

话家常跑出便民“加速度”

徐华骄是白垛乡新光村的一名驻村干部,到村之初,他主动适应新的工作环境,走村入户,熟悉村情,他白天走访,晚上回到宿舍绘制示意图,很快将村民基本情况熟记于心。

去年,他了解到新光村缺少一台办公电脑,很多工作都得跑到隔壁村去办理,极大影响了办公效率,于是他忙前忙后,争取到办公经费4000元,为新光村购置办公电脑1台。村民袁尚万因病住院,前后花去13万元,导致家庭经济十分困难,徐华骄了解后,引导他申请医疗救助金,并指导袁尚万填报重大疾病救助申请资料,上报到县民政局。

“小徐一直在为我儿子的事忙活,来回跑好几趟,有这样的驻村干部我们心里很踏实。”袁尚万母亲说。

接下来,白垛乡将继续发挥驻村工作队在乡村振兴中的“纽带”作用,多点发力,全面协调,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。
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化勇

通讯员 杨贵英

编辑 吴琳

二审 杨红

三审 李玲
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