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凌晨WWDC 2023正式举行,如期发布了两大硬件设备-- Vision Pro与15英寸MacBook Air,以及迭代到最新Mac Pro与Mac Studio之中的M2 Ultra芯片与一系列软件系统升级。不得不说,苹果在这一天完成了Mac系列设备全部抛弃Intel平台进入苹果自研芯片时代,而且开启了空间计算新纪元。但Vision Pro能否如同Mac带来的图形界面交互方式、iPhone开启的触控屏体验一样,真正成为普适消费大众的设备或者理念,还是需要时间来检验的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7年研发时间,苹果这款AR的优势在哪里?
是的,这款Vision Pro是经历了七年研发准备时间才最终亮相的,而且就连发布会现场也并未提供试戴体验环节,因此想要第一时间通过零售方式得到它,至少等到2024年的早些时候。
但这并不阻碍了解过Vision Pro硬件参数、功能特性以及适用场景后,人们按耐不住称赞它带来全新体验的真实感受。
硬件规格从来都是一切体验的基础。而Vision Pro搭载超高精度的显示器,将 2300 万像素载入两个显示器中,相当于每只眼睛配备一台4K分辨率以上的屏幕。还有M2芯片与全新R1芯片加入,R1主要负责无延迟的传输数据,官方称12毫秒就可以触达,即时呈现世界。
操作简单才能真正普适大众。而Vision Pro的操控可通过眼睛来移动光标,用手指捏和选择和滚动,或通过语音进行操作,完全不需要任何其他外设。
硬件之后就是系统与应用层面是否生态丰富。VisionOS 的操作界面与iPadOS非常相似,而且你无需为苹果生态担心。诸如让Vision Pro屏幕变成Mac的显示屏就非常轻松,可以在虚拟世界拥有多块大屏高效工作。VisionOS 同时上面了很多专属应用,用户甚至还可以用 Vision Pro 来做 Word、PPT,沉浸式办公。电影、游戏、娱乐等应用场景更可自由体验。
物超所值是大众的核心消费心理。Vision Pro 不仅是个头显,还是苹果首个 3D 相机。用户可以按下 Vision Pro 上的实体按钮,以 3D 影像和空间音频的形式拍下和家人共处的珍贵瞬间。
当然,从目前苹果演示/介绍Vision Pro的内容来看,远不止上述这些特性与优势,但就编辑本身而言,有一点非常被打动,那就是当有人靠近正在使用该设备且你也愿意交流的时候,Vision Pro会显示出你的眼睛,让对方知道你在看着他。
据悉这是一种名为 EyeSight的技术,而实现露出真实双眼的设计,真的很自然也显得更加科技人性化。同时,如果用户沉浸在AR/VR模式下,外侧屏幕会发出光来提醒别人请勿打扰。
对于Vision Pro而言,库克表示:如同 Mac将我们带入个人计算时代, iPhone将我们带入移动计算时代,Apple Vision Pro将带我们进入空间计算时代。而不少业内专家更将其称之为“苹果下一个十年的创世之举”,“计算时代从二维到三维的升级”,“犹如iPhone发布时刻”。
但无论赞美如何,我们还需实际体验后才能做出理性判断。毕竟目前来看Vision Pro定位消费级,但3499美元(约折合24850元人民币),也就是相当于三台iPhone 14 Pro Max(128GB)的首发价之和的定价,还是距离普通大众的消费能力范畴有些远。
而且就目前使用环境来看,Vision Pro展示的虚拟化办公、虚拟化3D应用体验难以与日常使用场景相融合,就如同其他品牌VR/AR设备一样,普通人多数只是玩个游戏,看个电影而已,同时并未有真实体验者讲述长时间佩戴Vision Pro是否会出现眩晕等不适感。这些都是让大众愿意选择的门槛与难题。
所以Vision Pro的确开启新纪元,也完成了苹果的又一领域的创新,但是否能如同Mac产品与iPhone一样成为大众的日常设备,只能先打个问号了…
标签: